用戶討論:215XBus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215XBus!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可使用編輯工具條上的Signature icon.png按鈕。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希望您能享受編寫人類共有之自由百科的快樂,成為一名快樂的維基百科人我是歡迎您的維基百科人:Chia 777--2008年1月5日 (六) 11:32 (UTC)(via Welcomebot (留言))[回覆]

邀請到我的論壇[編輯]

看見你對巴士的熱誠,請你到我的論壇中,香港綜交通討論站,期待你的來臨。──Tokyo Metro (留言) 2008年7月17日 (四) 11:48 (UTC)

邀請出席2008香港第一次秋聚[編輯]

2008年香港第二次秋聚討論邀請[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8年9月14日 (日) 06:47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08年香港第二次秋聚[編輯]


邀請您參加第八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八次動員令次動員令邀請函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215XBus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及品質,第八次動員令會於2010年7月1日開始,8月28日結束,我們竭誠邀請您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中動員令的四個主題分別是世界各地自然與自然科學最多語言待撰寫條目基礎條目,小動員令的二個主題分別是戰爭及軍事武器以及侵權待拯救條目

  •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利用 {{subst:動員令/8}} 指示,將此動員令轉貼到其他還未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及品質!感謝您
邀請人:Berting Li (留言) 2010年7月4日 (日) 01:17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215XBus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在這全域調查中分享您作為一名維基人的見解和意見[編輯]

您的反饋項目:最後一次提醒您,您參與的全域維基媒體調查[編輯]

2017年3月11日消歧義內鏈通知[編輯]

您好,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貢獻。機械人檢測到您最近加入了消歧義內鏈。一般來說,條目內鏈不應該通向消歧義頁,所以以下內鏈可能需要修復:

若不想收到此機械人的通知,您可用這裏的方法來屏蔽。常見問題的解答請見這裏。 --白磷的機械人給主人留言2017年3月11日 (六) 07:45 (UTC)[回覆]

懇請您幫忙填寫一份關於維基百科的研究問卷。感激不盡![編輯]

Hi~

  • 您好,我叫鄒文平,來自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 冒昧打擾您,還望您多多包涵。
  • 因為我很喜歡維基百科,所以將維基百科作為自己畢業論文的研究主題。
  • 研究的是維基百科使用的編輯協議編輯爭議維基人的編輯行為
  • 我堅信它對中文維基百科的發展會有所幫助
  • 懇請您幫忙填寫一下這份研究問卷
  • 問捲地址——维基百科研究. 
  • 本研究屬於純粹的學術研究,請您放心填寫。
  • 每一份有效問卷我們將以中文維基人的名義通過支付寶向貧困山區淨水計劃捐贈1.29元以表感謝。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 最終的捐款結果將展示在User:Wenping_zou的用戶頁。
  • 最終的研究結果也將會與維基社區共享
  • PS:如有打擾,請見諒。
  • 再一次誠懇地感謝您!謝謝您

Wenping zou留言2017年5月9日 (二) 02:24 (UTC)[回覆]

致 《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讀者:

我們想要讓您知道,以2017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為期,共有針對方針與指引的新提案25項,已通過4項。謹就通過者加以介紹:

  • 特色圖片標準已經修訂,圖像最少大小放寬至1000像素並訂下例外條款。
  • 翻譯指引已經修訂,增加翻譯注意事項。
  • 勇於提問指引已經確立,提醒用戶要勇於發問,以達致減少爭議。
  • 簽名指引已經修訂,提醒用戶毋須於結構討論頁簽署。


編撰小組

R96340
Aotfs2013
J.Wong

2017年12月21日 (四) 11:57 (UTC)

藉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所發送

《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是第一份關注於維基百科政策建設的刊物,由R96340Aotfs2013J.Wong等編撰小組共同編撰,幫助社群成員掌握方針與指引的脈動。《維基百科政策公報》將以月為周期,於每月15日定期發刊,歡迎任何感興趣於維基百科政策的維基人訂閱《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若您沒有主動訂閱《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而收到《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是因為您被編撰小組認為是應掌握維基百科政策脈動的使用者,您可以將您的使用者名稱從公報發送名單訂閱清單中移除,並在您的使用者頁面添加特殊分類以停止透過《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掌握維基百科政策脈動。

我們非常重視使用者對於接受《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的感受,在2017年12月號(創刊號)的發送後,我們注意到一些使用者對於簡報的發送感到不適,對此我們感到萬分遺憾,並且已於第一時間自相關清單中移除不願繼續收受簡報發送的使用者。經過編撰小組審慎地評估與考量,我們決定在2018年1月號中取消對於引發一些使用者不適的List B的發送工作,為了在政策異動下維護您的權益,我們藉由此則訊息向您通知相關政策異動;如您希望繼續藉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掌握中文維基百科之管理人員及方針指引變動,您可以將自己加入一份全新的專屬清單以保持對於《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的訂閱。

感謝各位讀者對於《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的支持,我們希望能與您共同努力使中文維基百科更加美好。


此則訊息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編撰小組藉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發送於 2018年1月14日 (日) 16:16 (UTC)[回覆]


巴士大典問題[編輯]

我本不想跟你爭拗,但對你的行為的確有意見。你聲稱我亂作「流水線」的巴士線,一度刪除所有我編輯過的資料,又叫Tcshek停我編輯權,但其後又還原部分由我提供的巴士線,那麼是否自己打倒自己?巴士大典是否由你同Tcshek二人所操控?Ckh3111留言2018年3月18日 (日) 08:43 (UTC)[回覆]

在下最初大量刪去路線乃在下對流水線有所誤解導致(而當時在下絕並非僅刪去閣下加入的路線,過海路線已是一例,閣下只是加102、104那些罷了,但在下卻是認為過海路線根本不適宜歸類為流水線,因為大部份人都是真正過海,即使過海前下車或過海後才上車亦會乘搭一段較長的旅程,即是都算有明確客源),而以在下印象中之後在下加回的路線應沒有包括閣下於被封禁前曾濫加入的路線(如離譜到連新巴796X線新界區專線小巴26線這些途經一段相當長的高速公路的都歸類為流水線吧,這些充其量只有一小段及其中一邊有流水成份)。事實上在下仍希望盡量減少冗餘例子使之變得更有代表性,只是九龍市區路線又真是太多流水成份,若刪去其中一些又有感不公允故恢復加入,但起碼新界路線同專線小巴已經控制了。注意在下於巴典相關帖子只是關注閣下之舉動而對閣下警惕(當然其實直接寫於閣下的訊息牆閣下可能會覺得好受一點,但在下同時針對閣下曾開設分身故直接寫在封禁公告中),並無明文寫要封禁閣下;至於巴典管理員決定封禁閣下的目的相信只是防止閣下再無理大量加入流水線等而影響巴典秩序而已,不是懲罰閣下,如閣下承諾不再大量亂加路線(流水線又好,獨市位又好,咩都好)、不再亂寫客量狀況及不再亂加條目分類的話,在下可以要求管理員提早解禁閣下。--215XBus留言2018年3月19日 (一) 16:01 (UTC)[回覆]
我編輯過「流水線」,但因為網站有「編輯歷史」讓其他站友知道甚麼條目剛編輯過,自然有其他站友「貪過癮」繼續編輯一下,但這不等於我引發之後一連串無聊的編輯,其他人的編輯亦與我無關。流水線、獨市位這些條目不是我創建的,也容許任何人編輯,恕我不知道這麼多規舉,建議你們考慮將爭議性條目上鎖,不容許其他人編輯。至於巴士客量狀況,我承認有加入過個人觀點的內容,但奇怪的是有很多巴士線都有個人觀點(包括我曾加入過客量內容的部分巴士線),但至今又沒有刪除,似乎管理員做法不一致。我現在就算對你承諾日後不編輯甚麼也沒有意義,但只覺得巴士大典的規則太嚴謹及沒有準則,所以我日後只會對資訊性作出編輯,現只希望盡快解禁我的戶口,以還我部分清白。謝謝﹗Ckh3111留言2018年3月20日 (二) 13:46 (UTC)[回覆]
這就最好,其實巴典最着重的就是「可供查證」,所以不論任何內容都應以官方、片段或相片為準,因而在下同意長遠要為相關編輯訂下明確準則討論。--215XBus留言2018年3月20日 (二) 15:08 (UTC)[回覆]
那麼請代為跟進我在上述的要求Ckh3111留言2018年3月20日 (二) 15:34 (UTC)[回覆]

煩請 閣下多加留意此用戶更換相片的編輯(例子),先謝。

附加參考:1 2 3 4

一名巴典讀者 2020年12月4日 (五) 15:51 (UTC)

在這全域調查中分享您作為一名維基人的見解和意見[編輯]

WMF Surveys, 2018年3月29日 (四) 18:58 (UTC)[回覆]

提醒:通過此次維基媒體調查分享您的反饋意見[編輯]

WMF Surveys, 2018年4月13日 (五) 01:41 (UTC)[回覆]

您的反饋意見很重要:最後一次提醒您參與全域維基媒體調查[編輯]

WMF Surveys, 2018年4月20日 (五) 00:51 (UTC)[回覆]

2018年5月[編輯]

請使用標準漢語溝通

您好,當您參與討論時。您應該使用現代標準漢語和其他用戶進行溝通。如果您使用了現代標準漢語以外的其他語言發言,其他用戶可能因為看不懂您的發言而導致溝通不暢。如果您無法使用中文,請到這裏發言,請不要使用廣東話口語撰寫編輯摘要,感謝。

Please use Modern Chinese to communicate

You have posted comments in a language other than Modern Chinese. Please always use Chinese to communicate, no matter to whom you address your comments. This is so that comments may be comprehensible to the community at large. If the use of another language is unavoidable, please provide a translation of the comments. If you do not write Chinese but need to contact zh-wikipedia, you can leave your message here. Thank You.

--1233( T / C 2018年5月5日 (六) 06:30 (UTC)[回覆]

謝提醒,忘了這兒是書面語版。--215XBus留言2018年5月5日 (六) 06:37 (UTC)[回覆]

給您的星章![編輯]

攝影師星章
拍攝照片不錯 ATENU139 (留言) 2018年6月11日 (一) 10:55 (UTC)[回覆]
在下很像沒有拍攝任何相片上載至維基百科,亦請不要胡亂於他人的訊息牆留言,謝!--215XBus留言2018年6月12日 (二) 14:39 (UTC)[回覆]

請查看你的郵箱[編輯]

尊敬的215XBus:請查看你的郵箱!主題: "The Community Insights survey is coming!" 如有任何疑問,請發送電子郵件至surveys@wikimedia.org。

(Please check your email! Subject: "The Community Insights survey is coming!" If you have questions, email surveys@wikimedia.org.)

Samuel (WMF)留言2020年9月24日 (四) 10:45 (UTC)[回覆]

給您一個星章![編輯]

小星章
感謝您長期以來為維基百科做出的貢獻。 --Yining Chen留言|簽名2021年8月18日 (三) 06:57 (UTC)[回覆]

關於競速賽與爭先賽命名問題[編輯]

在維基百科中,競速爭先賽應當採用哪種比較好?我看到兩種命名都存在,鑑於原頁面兩種命名均無內鏈,故此回退。--仁愛親誠——Pavlov2 2021年8月18日 (三) 10:05 (UTC)[回覆]

項目的主條目就是用爭先賽做名稱,然後再在內文附加「又稱競速賽」,所以似乎用「爭先賽」會較合適及公道;2020年奧運未有人開設有關獨立項目的條目所以才沒有內鏈。--215XBus留言2021年8月18日 (三) 10:07 (UTC)[回覆]
按,2012年的條目是用「爭先賽」的。--215XBus留言2021年8月18日 (三) 10:10 (UTC)[回覆]
同意,競速/爭先是否為地區用語轉換問題?--仁愛親誠——Pavlov2 2021年8月18日 (三) 10:18 (UTC)[回覆]
應該不是,台灣、大陸及香港版本都是「爭(争)先賽(赛)」。若有不同,在這三個版本之間應會出現不同名字。--215XBus留言2021年8月18日 (三) 10:19 (UTC)[回覆]

留意到你最近在香港代表團條目修改小項內鏈。這裏需要說明:首先小項內鏈最初由Wahaha2005君在擴充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行車比賽條目及Template: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行車比賽模板時定下來,定下來的時候內鏈儘管都是繁體字,不過基本上使用大陸的地區詞,包括sprint也不是使用香港常用的「爭先賽」而是大陸常用的「競速賽」,我後面對小項鍊接做調整的時候僅僅只是對「男子/女子」的位置做調整,沒有動過這些內鏈任何涉及地區詞的部分,後來在擴充代表團條目自行車部分的時候,這些內鏈也都是全部保持與Template: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行車比賽模板的統一。

由於已經影響到了眾多代表團的內鏈使用,再加上我也沒有AWB權限,不管有沒有問題我個人都是決定維持現狀了。要改,就改得徹底一些,把Template: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行車比賽裏面所有地區詞上有問題的內鏈(不僅僅是場地自行車競速賽,場地賽其他的小項,還有公路賽、山地賽、小輪車的也要)以及眾多2020年奧運代表團自行車部分的內鏈全部進行調整。如果你真的準備這麼做,這邊我提一個要求,那就是只能動涉及地區詞的部分,不要參照上屆的命名方式去調整內鏈,也不能亂改各內鏈各個詞的順序。當然還有一種方案,那就是所有的內鏈全部改用簡體字(因為當初定下內鏈的時候本來就是按大陸簡體的標準來定的),這樣更簡單更方便。--🔨留言2021年8月20日 (五) 02:06 (UTC)[回覆]

明白。--215XBus留言2021年8月21日 (六) 10:36 (UTC)[回覆]

關於澳門熱帶氣旋風力不達標章節問題[編輯]

近年澳門版面在各風球信號上增加熱帶氣旋風力不達標,是參考香港版面的做法,所有內容是引用報章報導、氣象局向外公開的數據、氣象局事後解釋等,並且用科學資料進行客觀展示出來,因此此章節不宜刪除。而對於十號風球的十分鐘平均風力轉換一小時平均風力*1.2因子則參考HKO十年前一份的研究文獻作出分析,但如果覺得此計算存有問題,那可只保留韋森特、黑格比、姬羅莉亞、貝姬等較有質疑性個案。── kenlok 2021年10月16日 (六) 02:07 (UTC)Kenlok2008討論貢獻)於2021年10月16日 (六) 01:54 (UTC)加入。[回覆]

若閣下的資訊有實質來源支持,應於有關段落列明(即citation),這是維基百科編寫原則之一。另十年前的研究文獻可能已過時,且香港適用不代表澳門亦適用,因為兩地地形、建築物高度以至當風程度等均存有相當分別(香港十年來都增建不少高樓大廈,出現屏風效應等,但澳門無出現有關情況),而且引用有關文獻去推斷其他氣旋的情況(而有關文獻沒有分析這些氣旋),其實仍算是維基百科中所定義的「原創研究」(另又想問1分鐘風速*0.93得出10分鐘風速又源自甚麼來源?香港好像沒提供過1分鐘風速數據);另在下於刪除十號風球條目中的表格時,有留意到其中一項編輯有標籤「增加不可靠來源」,可見閣下參考的來源亦可能有違反方針,所以如在下沒能看到是甚麼文獻,恕難以接受保留有關資訊。--215XBus留言2021年10月16日 (六) 04:19 (UTC)[回覆]
現階段在下建議十號風球相關表格只保留一小時風速數據已達颶風水平或起碼接近暴風上限(如>=110)及本身有證據顯示廣泛澳門居民或天文愛好者對沒掛十號風球有爭議的氣旋;九號風球只列一小時風速數據已達暴風的;及不要列出非由澳門氣象局提供的10分鐘風速數據。215XBus留言2021年10月16日 (六) 06:30 (UTC)[回覆]
剛才見到閣下於八號風球 (澳門)條目補充了「1分鐘風速*0.93得出10分鐘風速」的來源,而由於該等列出之氣旋1分鐘也未達烈風故不影響分析,但仍想知「1小時風速*1.2得出10分鐘風速」的來源為何。215XBus留言2021年10月16日 (六) 08:05 (UTC)[回覆]

投票通知:試行安全投票(SecurePoll)[編輯]

由於2021年維基媒體基金會針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行動暴露了本地社群自治的一些問題,社群展開了一連串的討論以嘗試修補此前選舉制度的漏洞。

參與討論的編者認為,使用安全投票(SecurePoll,一種維基媒體內部投票系統)可能可以解決一些既有問題,包括拉票等,但是是否施行此制度則需要社群共識決定。

據此,現決定舉行一場安全投票,以決定是否在管理人員選舉中試行安全投票制度。本次投票有三個問題,除了第一題為測試題以外,其他問題的結果都可能影響中文維基百科的未來發展。

本次投票之投票期為2021年12月11日 (六) 00:00 (UTC)至2021年12月25日 (六) 00:00 (UTC)。

關於安全投票:
  1. 保密:閣下投票之內容將獲得保密,除選舉管理員以外無人可以得知。本次投票將由基金會職員擔任選舉管理員。
  2. 自由:閣下投票後到截止前,可以任意改票。新的投票內容將覆蓋先前的投票內容。
  3. 公平:為避免傀儡操控投票結果,投票時將紀錄一些技術數據,此與閣下平常編輯維基百科時相同。

參與投票

希望閣下能夠踴躍參與投票!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1年12月11日 (六) 09:55 (UTC)[回覆]


此訊息由大量訊息發送功能傳送給所有合資格投票人(包括延伸確認使用者或管理員權限持有者,在投票開始時被封禁者除外)。
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收到所有透過大量訊息發送功能發送的訊息,您可以在您的使用者對話頁內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個分類。

邀請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管治相關討論[編輯]

2024年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意向調查經已結束,調整管理人員上任標準容許用戶獲得臨時管理員權限設立仲裁委員會修訂管理員長期無活動解任方針已獲社群共識採納,目前正在討論實行的細節。請踴躍參與以上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1月5日 (五) 06:02 (UTC)[回覆]


本條消息是使用群發消息功能發送給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發送的消息,請在您的討論頁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一分類。

管理人員選舉及問卷進行中[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管理人員選舉正在進行,ASidATannedBurgerManchiuUjuiUjuMandan四名用戶參選管理員,另有行政員AT參選監督員。投票期為2024年5月29日6月12日,誠邀您踴躍參與投票並表達對候選人的意見。

請注意管理人員選舉無當選限額,各候選人分開計票,支持票不限於一票。

投票連結 · 管理人員選舉問答


社群亦正就未來仲裁委員會對管理人員除權的權力進行問卷調查,您可在上方投票連結找到表單匿名表達意見,或直接前往討論頁發表意見。


回饋請求服務已上線,誠邀您訂閱有興趣參與有關討論的話題。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4:12 (UTC)[回覆]